3308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

新闻动态

古今传承,将中西医学结合焕发新活力——董明国教授人物事迹

发布单位: 更新时间:2023/12/07 15:17:15 访问量:

董明国,学科带头人,医学硕士,主任医师,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,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分会委员,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,广东省中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、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常委,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,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,东莞市中医肝病及脾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,东莞市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委。作为东莞唯一的国家中医重点专科——脾胃病科学科带头人,董明国在临床上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、急慢性肝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肝硬化、慢性结肠炎等疾病,并且首先提出肝胆病应从脾胃论治的创新理论,主持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多项,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,获政府科技进步奖8项。

一、传承薪火,以赤子之心践行医道

选择中医这条道路,是偶然,也是必然。董明国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,爷爷那辈是当地的名医,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,董明国自小受到浓厚医学氛围的熏陶。但是学习中医,却不是董明国最开始的选择。“我想学医,但是一开始并不知道中医这个东西,了解后对它的兴趣也不高。”他说。但是因为爷爷的原因,董明国自小被家中长辈寄予厚望,他们给他制定了一个框架,让董明国去学中医。在当时,这种思想跟他的想法是不同的。在选择了中医这条道路后,让他意外的是,通过日常的接触与学习,自己渐渐地对中医产生了兴趣,延续了与中医行业的缘分。

在学习之中,董明国了解到了丰富的中医与西医的知识,中西医结合的观念也渐渐走到他的视野中。在董明国看来,中医与西医的分类其实并不是很科学,他认为,这样的分类很容易让人们误解,西医就是西方的,中医就是中国的。但是实际上,传统医学在中国有着很长的历史,从中华民族存在开始就有这个传统。“为什么世界上其他的传统医学、民族医学都慢慢地黯淡、消失了,而中医学却越来越有活力?这跟中国人的智慧一样,它是有哲学智慧在里面的。”董明国说道。

相较于其他医学,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历史,它跟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极其丰富,取之不尽。董明国举例,在他研究李时珍的著作《本草纲目》时,他深刻地理解了中医的一个特点——大地无闲草,“我们大地生产的果种、矿物、水等任何东西,在中医、中国人看来,都能把它作为治疗疾病的工具,并在最后取得了一定的结论,慢慢地总结出来。”董明国说,《本草纲目》的伟大之处在于,它使前沿技术进一步科学化、完整化了,它找出1892种对人的健康有益的植物,并在后世将其运用于中医学中。不仅是《本草纲目》,包括中医学的四大经典——《黄帝内经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《金匮要略》《伤寒论》,每一部中医学著作都体现了中医学的基本思想,体现了哲学的智慧,体现了中医学在历史发展中的总结与纠错过程。

回忆起近代中医学的发展,董明国感慨,在西方医学传进来之后,相较于其他国家的传统医学,中医学不仅没有灭亡,而且在疾病的治疗之中越来越焕发它的活力,这就是中西医结合思想的一个源泉。“为什么要中西医结合?西医重视科学理论,中医学的背景是阴阳学说,它往往是经验占的比例较多,二者结合能够相辅相成,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推崇中西医结合,也是我们国家现有的中西医结合思想。”

在董明国的介绍里,中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。1956年,毛主席力排众议在全国创立了独立的中医学院,在当时叫作四大中医学院,这四所中医学院以培养传统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人才为主,到现在为止,每个省都有自己的中医学院,它们是中西结合的汇通。董明国认为,中西医结合是将来医学发展的主流,这有利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需求的问题,所谓的西医,它在发展的过程中,有很多固有认识上的不足。西医学上会习惯地把人体分成一个个器官,一个个细胞,“但其实我们的人体是一个有机的个体,它在运动过程中,在生活过程中,互相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”董明国说道。在他看来,现代医学的缺陷在于其只看细胞和生物,它几乎不看功能性的病变,而只看器质性的病变。而医学研究,除了要保证人的健康以外,还要预防疾病及健康长寿。现代医学有很好的办法去解决一些急性的病痛,但是像慢性疾病,它需要的是要足够的经验积累,而有经验积累的只有中医学,因为它有着5000年的历史来积淀。

所以,对于延缓衰老、预防疾病的研究,董明国认为还要从宏观上、从经验中去找,在这方面,中医学将来能够为人们延长寿命、预防疾病提供很多有用的办法。

二、融汇思想,将中西医结合之路拓宽、走远

在临床试验上,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。 在近代的医学研究中,有相当多中西医结合的例子,除了青蒿素的发现,在M3白血病的治疗上,中医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。现在临床上有尝试用中药里的砒霜来治疗M3白血病,是一位院士从中医里找出这种方法,并且试验这种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。董明国说,“浩瀚的中医药库里面有太多这种东西,我们在临床上会有很多发现,中国人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的,因为它毕竟经过5000年的反复实践,这些都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。”因此,中西医的结合是一个慢慢整合的过程,整合之后就可以帮助现代医学更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,他认为,“中西医结合在目前来讲,是解决一些难题的主要力量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前景只会越来越好,甚至是后面数百年医学的主要发展模式。”

在近些年来,中西医的相关研究有着较多的突破。董明国谈到了两次重大传染病暴发的例子,2003年的非典肆虐时,西方国家中非典的死亡率是20%,而在中医没有介入之前,中国北方的死亡率是10%左右。一般认为,广东是中医的源头,广东人有一句俗语,“广东大地上无闲草”,人人都懂一些中医的常识,这也是广东的特点。“广东无闲草,人人会煲汤”,对中医的认知,让这里的人们遇到问题时能够很快地想出中医的解决方案,所以在当时,广东的非典死亡率只有3%,后来随着对疾病认知的提高,地方上基本没有死亡,这次新冠疫情也同样,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在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。

而在其重点研究的脾胃病领域,在临床治疗上,董明国也有很多经验可谈。在他们治疗的腹腔腹部的疾病上,腹部的癌症性疾病就有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。“现在基本上这些癌症疾病就是变成慢性病了,可治疗,可预防,不影响人的生老病死,当然它寿命可能会受影响,但是他可以完成这些活动。”董明国分享了他在临床上的几个病例,有几个病人患有妇科的肿瘤和大肠的肿瘤,还有一个是肝癌,肝癌原来被认为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,而现在采取新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后,肝癌不再是“必死之症”,它变成了慢性病,是能够终身治愈的。“现在基本上都没有马上死亡的肝癌了。起码我们的5年生存率是很高的,因为我们医学上目前还用5年生存率,如果病人过了5年身体情况还算良好,那疾病基本上是治愈了。”

在人类健康的三大问题中,预防疾病的主要方法和技术都掌握在中医市场上,现代医学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。而关于延长寿命,中医学有一整套理论去用于其中,而现代医学还没能深入研究这一方面,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,在中医则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干预的方法,因此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显得更加突出。“在临床上,我们治疗疾病的时候,如果离开中西医结合,只遵循中医的方式或者西医的方式,临床的治疗只会是寸步难行,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解决我们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。”董明国感慨道。

三、熬得住落寞,点燃中西医结合新火种

尽管近些年来,中医文化有“重燃”热潮之势,但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还在研究,该领域的学科体系仍不完善。董明国认为,中医与西医这两套医学体系是很难互相接受的,两者相遇,必然会产生碰撞。西方人的认知观点,与中国人的阴阳学说、认识世界的观点很难达到一个统一。西医不认可中医,很多经验丰富的老中医,他们也不认可西医,“这是因为它理论上哲学思想上还没达到一个统一。”董明国指出。其次,在治疗方法上,现代西药的化学药、生物药和中国传统的自然生长的药物,它们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,怎么样把它们整合在一起,取长补短,这在医学研究上是一片很广阔的天地,也是亟待研究的领域。

在中医学领域研究数年,董明国的信念相当坚定,他对未来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充满信心。“我们中药里面的很多秘密,要随着我们自然科学的发展才能一一解开。古人是通过现象观察的,它的机理的解开需要一个过程,解开了就是对生命科学的一个巨大成就。”同时,董明国也寄语新一代的青年人,随着社会知识的层次的提高,当代大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精神,要一个一个打好基础,除此以外,还要要及时了解自己学科的学科前沿。“青年人要学会探讨自然奥秘的方法,这才是终身受用的。”他勉励学生,不要受专业的限制,随着到达领域的顶层,所有专业的思想都是相通的,董明国认为,将来学科的发展,一定是站在一个学科的前沿,搭建到另外一个学科的前沿,每个人都要努力成为复合型的人才,继续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延续薪火。

(撰稿:谭玮雯、纪健生;一审:黄楚刁;二审:付皓珺;三审:邓维伟)